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

美國挖角台灣護士

年薪150萬、8個月拿綠卡,美國挖角台灣護士
到美國當護士,薪水比台灣多三到五倍;某些專業護士,甚至比台灣醫生還高,而且工作量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,另外還可以拿綠卡全家移民美國,這樣難得的機會,讓許多在台灣勤奮服務,卻鮮少得到民眾適度尊重的護理人員十分心動。
只要考取美國護理人員執照,取得托福考試成績及格,接下來就是在美國醫療機構裡找到工作,馬上可以申請綠卡。用護理人員赴美工作的方式出國,期間可以進修、可以移民,還可以賺錢,最快四個月、最多八個月就可以排到綠卡;工作滿一年以後,還能幫家人辦綠卡,在一般開銷情形下,兩年後的存款,預估不會少於一百五十萬台幣。
「其實RN(國際護理人員執照)考試,在五年前就已經開始流行,而且許多剛畢業的護理人員幾乎都會嘗試著去考一下,考上機率也高,台灣護士在醫療學理的知識上,比歐美國家強,弱的只是表達能力跟語言。」已經在台北醫學院服務五年的張芙嫚表示,多數人只知道考個認證,對於護理工作卻沒有實際上的認同。
老美人口老化
張芙嫚指出,就高薪與工作量兩相比較,她的工作單位裡,大概就有四分之三的人,有過到美國服務的念頭;無法成行的原因的最大關鍵,還是卡在語言能力上面。「有個學姊去美國旅遊的時候,就已經觀察過美國的醫療環境,加上家中經濟允許她進修語言,所以先去念了語言學校,回國後再辦移民前往美國。一般在職的護士,根本沒辦法走這樣的管道。」張芙嫚談到同單位的一位學姊,已經在今年四月,成功地前往美國服務,羨煞許多同事。
「語言能力是最重要的,在美國,護士幾乎是被當成住院醫生的角色,必須有當機立斷的能力,這跟台灣護士只聽醫生指令做事,是完全不同的態度。」代辦護理人員赴美的先捷國際顧問公司,總經理洪惠卿說明台灣護理跟美國護理最大的差別。
「所以,臨床跟病患流暢的溝通,在電話裡明白地向醫生描述病情,都是赴美護士必須要有的能力。這些能力除了醫療上的專業,最重要的就是語言聽、說上的流利。」洪惠卿表示,目前會被美國醫院退約回國的台灣護士,最主要的問題,就是在於語言能力不佳,無法聽懂病患的說法,又不能向醫生說清楚。
「說實話,台灣會去念護理的學生,普遍的外語能力都不好,因此語言的學習,成為護士赴美的最大關鍵;考不考得上護理人員執照,反而是次要的問題。不過,只要認得二十六個字母,透過補習,很多人還是可以提升到可以雙向溝通的程度。」洪惠卿認為,語言能力強不強,還是要看學習者自己願不願意投入心思去學。
美國護士荒的主因,來自美國人口老化的情況嚴重,美國護士養成數量卻不足。海外台灣護理人員協會預估,到二○一五年前,退休及屆退人員高達百分之四十左右,美國護理人員短缺將有五十萬人之多。美國因為國內護理人員的不足,幾年前開始從亞洲等地區國家,招募護理人員到美國國內服務;二○○三年更單一地針對護理人員開放移民名額,光是去年就釋出五萬個名額,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。去年才釋出的五萬個名額,即將在今年十月就會額滿,可見亞洲國家護理人員對於高薪、綠卡趨之若鶩。
每年成長兩倍
美國護理人員執照,由美國醫護局委託給民間的認證機構,代辦徵選考試。這個被稱為美國護理人員執照考試中心,今年四月已經在台灣設立據點。在此之前,台灣的護士必須前往香港應試,但由於美方發現,大陸籍的護士,在語言能力、態度與醫學常識,水準落差大太,才轉手考慮要招募多一點台灣護士赴美。
美國招募護士的國家包含韓國、台灣、菲律賓、大陸、印度等亞洲國家,這些地區的護士薪資普遍低於美國,因而成為美國醫療機構挖角的對象。釋出的五萬名額中,韓國特別透過政府間的談判,跟美國要了一萬個名額,大陸官方更有計畫,希望將國內護士送到美國去臨床實習,兩、三年後約滿回國,可以提升大陸整體的醫療品質。在台灣,卻擔心自己仍有護士慌,遲遲沒有正視護士輸出的問題。台灣護士赴美工作的歷史,大約已有十七年的時間,有七百多個台灣護理人員到美國服務,以往都是混雜在一般的工作移民裡,從二○○三年起才特別獨立出護理人員的名額,之後台灣赴美護理人員人數每年都以兩倍的速度成長。
即將在下個月赴美,補習班學子口中的顏老師表示,與其說到美國工作,不如說是出國進修,「美國護理人員可以選擇三個半的工作天,其餘時間可以在美國繼續念書進修,三年下來修個碩士不成問題。像我年紀超過五十,在台灣念博士還會因為年紀大被刁難,到美國就沒有這個問題。」
護理人員目前還是有兩個管道到美國工作,都必須要美國先找到雇主,一種是在台灣等綠卡,用專業技術移民的身分申請,時程約四到六個月,再申辦全家綠卡,再等四至六個月通過;一種是先用觀光簽證去美國,六十天後再申請移民,等二至三個月先取得工作許可,再花四至六個月取得專業技術移民,等六到十八個月,綠卡下來。
前者不管到美國工作順不順利,赴美前可以先拿到綠卡;後者綠卡下來比較慢,如果工作斷了,就可能拿不到綠卡,但是可以先到美國工作。
費用約三十萬
「有一半的護士到美國工作是為了進修,另一半是為了小孩子的教育問題。」顏老師指出,年輕的想要進修,上了年紀的,很多是為了讓小孩到美國念書,而用護理人員的身分申請移民。顏老師已經在護專擔任教職,也曾在市府衛生局工作,這次出國是為了念博士,也順便在美國看看臨床照護的觀念與態度。
去美國當護士,會不會有風險?洪蕙卿表示,最害怕的還是被台灣人騙了。「有些代辦機構,根本沒幫護理人員談好薪水,甚至跟當地醫療機關勾結,剝削到異鄉工作的護理人員,或者幫你找到偏僻小城鎮、對黃種人不友善的地區工作,不知道會被分派到什麼樣的病房,這些都是赴美工作前要注意的細節。」
代辦機構會幫赴美護士考取證照、提升語言能力、透過美國的合作對象幫忙找工作、做職前訓練、安排居住場所、提供緊急的急難救助。目前台灣代辦的機關不多;女性護理人員要到異鄉求職,找對管道很重要。
除了上課準備考試的費用、學習語言的補習費,還有就是申請綠卡的律師費;找工作的面試過程,大致上不需要費用,因為雇主會付給代辦機構行政費用。
赴美前所須的費用,一般約在三十萬左右,其中是赴美辦綠卡律師費用,約十萬元。如果要待三年以上,拉長工作期,雇主會幫忙付律師費,自己大概準備二十萬元就夠了。基本上來說,語言程度愈好,愈不需要補習,花費也就愈少,如果從美國幼稚園中班程度,要提升到高中二年級左右的會話能力,大概要花十萬元台幣左右。一名赴美護士透露,依照科別、經驗、還有工作面談的表現,會影響護士的時薪,平均每小時從二十八美元到三十五美元,這是行情價;每星期工作三天半,扣掉開銷,每個月都還可以存到兩千美元。兩年下來,存到一百五十萬元台幣不是問題,如果是更高薪的專業洗腎護士,有些甚至可以拿到一百美元的時薪,比台灣的醫生還高。
台灣每年有一萬五千名護專校畢業生,護理工作的職場上永遠有二千到三千名的缺額;有將近一半以上的護校生,不願意進入護理體系工作,多數是在實習的時候,就已經嚇到了,不敢投入護理的就業市場。
國內人才短缺
台灣目前也鬧護士荒,護理人員赴美工作,暫時看不出對台灣醫療品質的影響,但如果不能吸引這些赴美的護理人員回國提升品質,又擋不住國內護理人員想出國,台灣可能也會引進越南籍護士,這對台灣的病患,並不是一件好事。
台灣人會被以招募的形式出國工作,最多的就是前往中東、中美洲國家服務,以往包含榮工處、中華工程公司的台灣工程師,在中東各國造橋鋪路,約旦有台灣的警官;飛官以不公開的形式,祕密幫助這些國家訓練軍警;榮總的醫生、護士簽年約制,前往沙烏地阿拉伯、南非、中美洲做醫療服務;非洲國家的農耕隊,則是外交部的約聘人員,多數被招募赴外國工作的台灣人,多屬於外交服務性質的人員。
其中發展最快的中東國家杜拜,即將興建世界最高的建築杜拜塔,目前也有來台在一○一大樓工作團隊中的工程師。只不過,工程師是以美商公司的職員參與起造杜拜塔,杜拜目前有不到一百名的台灣人,多數是航運公司職員家眷,及政府外派官員。
今年六月,總統府官網的留言版上,被轉貼了一則網路謠言,說是四月開始,韓國政府已經決定開放非技術性的基礎勞力名額給台灣;也就是說,韓國開放台勞名額給台灣,台灣淪為像泰國、菲律賓等開發中的人力輸出國家。雖然事後證明是烏龍一場,許多人卻擔心如果景氣再壞下去,台灣人真要出國打工了。
台灣人當然能以外國人的身分去韓國,在所謂的私人企業裡面工作;但目前韓國並沒有以大量招募的形式,對台灣開放勞工名額。不過,基礎工商業人員的輸出影響台灣不大,比較重要的是一些特殊專業人員的輸出,對國家的發展力影響才重大。曾經替國家發展出IDF經國號戰機的漢翔公司,在量產完經國號戰機之後,逐漸轉變為民營公司,許多戰鬥機的研發人員陸續離開漢翔,其中約莫有二十人,被韓國高薪吸引赴韓,透過人力仲介公司的名義出國,替韓國人發展T五○金鷹戰鬥教練機,以致於金鷹戰機的外型神似經國號戰機,被軍事迷戲稱為「緯國號」。金鷹教練機甚至被預估有八百至一千兩百架的市場,對台灣而言,又是一項「利敵害己」的巨大損失。
待遇比一比
■台灣薪資水準入行薪資約2萬5,000元~4萬元。15年資歷者3萬5,000元~8萬元。工作時數每周5天常超時下班,但不一定有加班費。3班制輪班,許多護理人員不堪辛勞,40歲就退休。社會地位得聽命醫師,屬勞工階層。
■美國薪資水準入行薪資約11~16萬。15年資歷者20~30萬元。工作時數每周3~4天。準時下班,超時一定會拿到加班費。固定班制,許多人到了60歲還在工作崗位。社會地位和白領專業人士如會計師、律師、建築師一樣受尊重。製表李明軒
適應環境最重要
「美國的醫療制度還算健全,以前外國護士在這裡的待遇怎麼樣我們不清楚,不過我在找到雇主的面試後和簽約前,細節都談得很清楚,跟原來想的落差不大。待過台灣的醫院,來這裡適應應該都沒問題,主要是語言能力一定要有,才不會吃悶虧。」
「以前聽過來這邊當護士,卻被人力仲介剝削的例子,但自從開放護理人員移民後,這樣的情況變得比較好了。至於有些人找私人小醫院或診所的護理工作,可能會比較有狀況產生,這方面就是個人自主的選擇,細節我就不清楚了。」已經到美國工作5個多月的吳姓護士,說明目前工作的情形,也提醒後續想到美國從事護理工作的人,一定先弄清楚自己要服務的是怎樣的單位和地區。
「我現在住在有獨立院子的平房,租金1個月600美元,算是比較貴的環境,跟2個朋友共同分擔,負擔不算大,因為之前來念過書,這裡的生活還習慣。護理工作本來就不輕鬆,還要面對生老病死,跟台灣都是一樣的。過來是要工作的,心態上一定要先建立好,下了班當然可以去進修,只是不要把自己生活弄亂了。」吳姓護士指出,美國的護理工作分工比較細,本身的科別、經驗、語文能力、觀念與態度,都會影響實際工作的內容,還有薪資高低。
9月即將前往美國,先前已經參觀過工作環境的賴老師,10多年前也曾經隨著榮總的醫療團,在南非與沙烏地阿拉伯待過幾年。她表示,南非與沙烏地當時經濟不差,醫療器材不缺,缺的是醫療人員,而美國的醫療品質當然更好,光是看一些臨床急救的器材,台灣可能10幾床分配到1組,美國卻可能2、3床就分配1組,對於人命的重視,美國人的觀念要比台灣進步。

沒有留言: